11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王智勇在接受采訪時說,金融危機影響到全球實體經濟,我國出口加工型企業受到較大影響,一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周轉等問題面臨關閉破產的命運,失業的風險正在增加。王智勇認為,這次“失業潮”受金融風暴影響與以往不同,是否演變成為全局性危機的情況目前還很難判斷。
11月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派出6個調研小組,分赴長三角、珠三角和內地人力輸出和流入的主要省、市(區),專門調研金融危機對我國就業形勢的影響。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11月3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針對一些苗頭性問題,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盡可能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尹蔚民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經濟形勢的變化尚未給我國就業、社會保障和勞動關系帶來明顯影響。然而還是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跡象:
—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對就業的拉動能力減弱。
—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特別是紡織服裝、加工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困難較大,給就業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部分外貿出口型企業由于對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出口的減速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
尹蔚民表示,近期就業形勢的變化將主要取決于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變化和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實際效應,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應對,預計明年上半年對就業的影響會逐步顯現出來。
“最擔心的就是失業。”11月2日,暴風影音公司的王平(化名)這樣告訴記者,該公司應美國風投公司要求,現已裁員近50人左右,剩下的100多名員工整日人心惶惶,不知哪天也將面臨失業。
“另外,大學生就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王智勇認為,明年至明年年底,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并且短期內很難改變。因為粗放型發展未完全改變過來,簡單加工技術不需要大學生來做。
而來自教育部的信息顯示,2008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創紀錄的559萬人,比去年增加64萬人。由于2007年尚有70萬~80萬大學生未能就業,因此,2008年實際需要就業的大學生將超過600萬人。對此,王智勇也給大學生就業支招,首先,應該改變個人觀念,選擇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就業。其次,要有勇氣、有魄力,選擇自己創業或團隊創業。但這都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