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省政府近期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和《山東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方案》進行深入解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夏魯青出席發布會,對兩個文件進行了全面介紹,并回答了記者提問。中央及省內50余家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夏魯青副廳長在發布會上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把就業創業工作作為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堅持擴大就業規模、優化就業結構、穩定就業崗位和鼓勵扶持創業并重,保持全省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全省城鄉就業連續11年實現“雙過百萬”,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控制在4%的目標內,就業穩成為全省經濟社會運行總體穩定的一個重要標志。一是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二是創業帶動就業深入推進。三是重點群體就業成效明顯。四是就業培訓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五是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關于兩個文件出臺的背景,夏魯青副廳長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黨的十八大將鼓勵創業納入新時期的就業方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就業創業體制機制。今年,國家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且提升到中國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雙引擎”之一的高度。4月份以來,國務院相繼出臺系列文件,就業創業扶持力度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郭樹清省長、孫偉常務副省長分別作出重要批示。9月2日和9月7日,省政府分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和《山東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方案》(以下分別簡稱《行動方案》和《意見》)。這兩個文件是我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對促進就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推動全省就業局勢持續穩定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確保就業創業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意見》主要內容和創新舉措,夏魯青副廳長介紹,《意見》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積極推進大眾創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2條政策措施。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方面,有4項突破:一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行動,促進就業與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信息化等發展戰略的良性互動、深度融合。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可與小微企業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三是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四是建立失業動態監測、預測預警和預防調控“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研究制定應對失業風險的就業應急預案。在推動大眾創業方面,有6項突破:一是加強新型創業創新平臺建設,二是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三是調整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四是加大降免費力度,五是完善創業補貼政策,六是發揮創業示范引領作用。在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方面,有3項突破:一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二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三是加強對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有3項突破:一是搭建資源整合的培訓平臺,二是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三是實施“創業齊魯訓練營”項目。在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方面,有3項突破:一是建設“四型”就業社區,二是建立就業創業政策均享制度,三是健全就業統計監測體系。
關于《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夏魯青副廳長介紹,《行動方案》明確了就業優先戰略行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確定了七項重點任務:一是就業與全面深化改革互動融合。進一步明確勞動者、市場、政府在就業創業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破除影響制約就業創業的制度性、體制性障礙。二是就業與產業轉型升級互動融合。以優化就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就業與企業發展互動融合。適應勞動力供求關系新變化,化解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的結構性矛盾。四是就業與新型城鎮化互動融合。圍繞人的城鎮化這一核心,在推動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實現統籌城鄉就業和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五是就業與創業創新互動融合。著力推進創業齊魯建設,全面優化創業創新環境,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六是就業與人才培養互動融合。將就業和人才強省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以就業為導向、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七是就業與信息化互動融合。構建以省級集中為基礎的一體化就業信息化格局,實現全方位、智能化就業管理服務,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的效率、層級和滿意度。
關于下步工作打算,夏魯青副廳長介紹,總體來看,我省就業創業工作基礎比較扎實牢固,就業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但就業創業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比如,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工作中的不確定因素仍比較多;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仍然不高,就業創業服務與勞動者日益增多的新訴求還不完全適應;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發力,以更加扎實有效的措施,全力抓好政策宣傳落實,突出抓好大眾創業,提高就業創業服務能力,全力做好新形勢下的就業創業工作,千方百計確保全省就業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