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走高,創業已經成為部分大學生新的就業選擇。為了促進大學生創業,國家大力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出臺《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措施,使得大學生成為創業大潮中的生力軍。而“互聯網+”風潮的興起,更讓大學生創業迎來了黃金時代。 然而,沒有經驗、缺乏資金、資源匱乏等因素導致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很低。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1%左右。而大學生創業大多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的特征也倍受關注。 大學生如何能創業成功,這關乎萬千學子的未來,也關系到雙創工作的推進。 發揮大學生創業優勢 2014年,全國大學生創業者人數與上年同比有較大幅度增加。當年在工商部門新登記注冊的大學生創業者總數達47.8萬人,比上年增加近12萬人,增長33.3%,比同期的青年創業者增長率高出17.9個百分點。 有熱情、有夢想、有沖勁的大學生,在創業中活力迸發。 大學畢業后,王彥昊開始創業,2013年帶領團隊從北京到成都創辦墨麟手游公司。如今,王彥昊的公司已經從最初的13人發展為180多人,年產值已達2億元,主打中國風的手游產品已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王彥昊的創業團隊中,絕大多數是大學生,且以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為主。 “大學生創業一定要有專長,這可以是技術、想法、資源,等等。”王彥昊認為,只有對創業領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成功。“我在大學是學計算機專業的,所以對手游行業有很多了解,這是我創業的前提和基礎。”王彥昊說。 除了知識儲備、專業技術和學習能力的優勢,大學生大膽的創意、不畏難的探索精神都是創業的寶貴財富。 在武漢光谷創業咖啡的路演中,大學生的奇思妙想經常俘獲風投家們的心。 “也許一個創意就能改變未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光谷創業咖啡執行總經理宣潔說,大學生們無窮的創意讓創業孵化器充滿生機?!皯賽酃P記”“車來了”“塊塊互動”等創意最終都成功孵化,并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聚集一批創業者、天使投資人、人才獵頭,搭建起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聚合圈,讓各領域的菁英在這里找到資源互補、互通有無的通道?!毙麧嵳f。 充分預估創業難度 “創業是一種生活,不是一門課程。課程可以及格或不及格,但生活是單向的,有時候是不可逆的!”作為青島地球軟件公司的創辦人,張俊明最近一直在呼吁,要高度關注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創業。 上世紀80年代末,張俊明大學畢業后即投入到創業大軍中。幾十年,張俊明的創業之路走得不容易。 “創業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產品、市場、銷售、管理、人脈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專業把控,都需要創業者親歷親為?!睆埧∶髡f,創業是痛苦的自我蛻變過程,承受的壓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關系學院副教授黎煦認為,創業本質上是思想、時間、資金、資源等綜合的投資過程。投資必然有風險,而大學生創業面臨的風險是失敗過程的資源浪費以及失敗后的去向。 “大學生創業失敗后,無論選擇再次創業或就業,都面臨著較高的成本?!崩桁阏f,大學生就業有一個黃金期,即畢業后的4-5年,這是職業發展的積累期。創業失敗的大學生如果重新進入職場,錯過了就業黃金期,則在薪資、職位上的預期都與企業實際存在較大的落差。 要讓大學生創業落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領域的大學生創業者逐漸增加。這一方面激發了這一領域的生機活力,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跟風起舞”的隱患不容小覷。 “大學生創業集中在互聯網領域很正常。這一領域比較靈活,只要有好的創意就可能成為商機?!背啥紕摌I“8號平臺”的創始人陳煜說,在“孵化器+商業空間”“孵化器+宿舍”的創業社區、創業坊、創客中心,大學生互聯網創業都有著很大的空間和潛力。 然而,如何讓創意落地,關系到眾多大學生創業者的未來。 “不是創辦個網店就是創業了,真正的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今已經擁有多項技術專利的劉嘉達,在青島的止露噴頭生產領域小有名氣。 從初中開始就投身研究噴頭的劉嘉達在多年研究技術和市場后,2013年才敢初涉創業場。他認為大學生創業一定要有能落地的技術、資源基礎,這樣才能讓好的想法“生根”。 “我的噴頭技術都是用于養殖場。我優化了霧化材料,解決了噴頭滴水、易堵的問題?!眲⒓芜_說。 “創業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意、資源、能力、人脈必不可少,腳踏實地的精神更不能缺。”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能力建設研究室主任袁良棟說。 創辦了生物芯片產業公司的馬明星,在創業路上奮戰多年,他認為大學生創業的風險不容低估。 “創業絕不是一個可以反復試驗的過程,創業者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瘪R明星說,現實中多數創業者都是在某些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或資源才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