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久久资源,中文字幕久久午夜不卡,亚洲一区二区精品,黄页网站大全一区二区

如何既“去產能” 又“保就業”
發布時間:2016-04-28 來源:人社局 作者:人社局 瀏覽量:1145

    “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要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妥善做好人員安置等工作。今年4月,人社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
  發出《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對安置職工的總體要求、分流安置渠道予以明確。
  當前我國化解過剩產能中職工安置的情況如何?如何在去產能的同時,保持就業局勢穩定?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邸妍。
  180余萬職工面臨轉崗集中在鋼鐵煤炭行業
  記者:化解過剩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而職工安置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受影響的職工規模大概是多少?
  邸妍:自國務院2013年10月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來,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部門以及河北、遼寧等重點地區積極推動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工作。
  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中受影響職工的規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數據,只有一些重點行業和典型地區的數據。據初步統計,鋼鐵、煤炭兩個行業涉及的職工人數為180萬。此外,若再考慮其他行業,實際受影響職工的規模還會略有增加。
 記者:這個數字是如何測算的?
  邸妍:關于受影響職工規模的測算,由于不同行業的產業關聯性不同、產業鏈不同、勞動生產率不同等因素,難以使用統一的測算方法。比如,鋼鐵產業處于鋼鐵材料產業鏈的中間位置,與上游產業聯系緊密并影響采礦、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其產品又是許多下游產業的基礎原材料,整個行業的產業鏈比較長,因此,鋼鐵行業的去產能,對企業所在地周邊上下游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大。同理,對鋼鐵產業主業在崗職工人數影響較小,但對關聯產業的就業崗位影響較大。據鋼鐵行業協會測算,按照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要求,壓縮鋼鐵產能總量8000萬噸以上,實際直接受影響的主業在崗職工約20萬人,職工總數27萬人。今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要求,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粗略估算,直接受影響的主業在崗職工將達到45萬人-57萬人,職工總數約為60萬人-77萬人。
  河北省作為去產能,特別是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重點省份,化解過剩產能矛盾主要涉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3個行業。經人社部勞科院課題組測算,到2017年底,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將影響企業職工約106萬人;2015年底,共涉及職工80萬人。
  兼顧“去產能”與“保就業”需政府、企業、職工共同努力
  記者:在化解過剩產能中,職工安置的渠道有哪些?如何實現“去產能”與“保就業”的雙贏?
  邸妍:化解過剩產能意味著在原有產業結構中工作崗位的減少,從而產生相對富余的人員。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去產能過程中受影響職工的就業和安置問題。自2009年以來,國務院在出臺的大氣環境治理、淘汰落后產能和企業兼并重組等相關政策措施中,都明確要求做好促進就業和職工安置工作。2014年11月,人社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期間給予穩定崗位補貼。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的范圍擴大到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今年2月,國務院連續發布關于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強調“要把職工安置作為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企業主體作用與社會保障相結合,多措并舉做好職工安置。安置計劃不完善、資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的職工安置方案,不得實施。”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今年4月,人社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對安置職工的總體要求、分流安置渠道予以明確,提出了促進轉崗就業創業、符合條件人員可實行內部退養、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幫扶等方式,并就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加強社會保障銜接做出了規定。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化解產能過剩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化解產能過剩、優化產業結構將成為常態。因此,需要政府、企業、職工等相關方面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兜底作用,妥善解決受影響職工的就業和安置問題,以實現“去產能”與“保就業”的雙贏。一是政府應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有效運用產業、經濟、就業等相關政策的聯動作用,以相關經濟政策促進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提高化解過剩產能受影響職工轉移就業的空間;二是加強公共服務,優化就業政策措施,鼓勵其他吸納去產能過程中受影響職工就業;三是受影響職工個人要轉變就業觀念,主動接受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摒棄“等”“靠”觀念,不斷提供就業能力,不但要實現轉崗就業和再就業,而且要追求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各地出臺政策提高職工再就業能力
  記者:各地和典型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中的職工安置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邸妍:按照國務院和有關部委要求,有關省市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先后發布配套政策文件,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努力推動化解產能過剩中受影響職工的就業與安置工作。如,河北省建立了省政府統一領導,人社部門牽頭,發改、工信、財政、環保等部門參與的協調機制,建全了人社部門就業、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機構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如落實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加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受影響職工再就業能力等。
  目前企業一般采取轉崗培訓、安排輔助性工作和內部退養等方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員。比如,杭鋼集團針對各年齡段職工的具體情況,制訂了集團內部安置、其他國有企業安置、自主創業、服務輸出、內部退養、有限期放假、待崗、解除勞動關系等可供選擇的分流安置措施,妥善解決了受影響職工的就業問題。
  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發揮好政府與市場的作用
  記者:做好化解過剩產能中的職工安置,難點在哪?如何解決?
  邸妍:在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難點在于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人社部勞科院課題組調研中發現,各級政府在促進化解產能過剩中受影響職工就業和安置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責任缺位、責任越位和責任錯位的問題。比如,在制度供給、監察執法以及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方面存在著缺位問題,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還比較缺乏。特別是,目前絕大多數受影響職工實際上處于待崗、有期限放假等“潛在失業”狀態,并不是我國法定意義上的失業,因此,按現行政策難以享受到相應的就業扶持政策;在要求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存在著越位問題,過多要求企業采用待崗、內部消化等方式安置富余人員,致使企業難以向社會排放富余人員,造成沉重冗員負擔。
  在就業創業服務方面還存在著錯位問題。如政府主導的就業創業培訓形式比較單一,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之間有時出現脫節,相關政策措施在滿足實際發展變化需要方面還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和及時性。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要回歸本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切實履行宏觀調控、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一是進一步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制定促進去產能過程中受影響職工就業創業的針對性政策措施;二是盡快修訂失業保險條例,切實發揮失業保險“保基本、促就業”的功能,解除受影響企業和職工的后顧之憂;三是加強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管理和服務,指導和幫助企業解決工資拖欠、經濟補償金發放不到位、欠繳社會保險費等勞動關系問題以及受影響人員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難問題;四是加強公共就業和創業服務,為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有創業需求的人員提供服務,促進他們再就業和成功創業;五是政府要發揮托底作用,為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實現再就業有困難的人員,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博湖县| 通城县| 衡阳市| 西宁市| 连城县| 北碚区| 夏津县| 牙克石市| 德阳市| 沁阳市| 呈贡县| 中西区| 桐乡市| 永德县| 盐池县| 元江| 澜沧| 清徐县| 额尔古纳市| 额敏县| 哈巴河县| 阿合奇县| 大方县| 辰溪县| 新建县| 渭南市| 资溪县| 台北县| 沅陵县| 九寨沟县| 莒南县| 潞西市| 渝北区| 龙井市| 神木县| 古浪县| 湟源县| 长沙县| 资溪县| 鄂托克前旗|